律师名片

当前位置: 广州婚姻律师网 > 媒体报道 >

全民记者时代媒体记者如何应对中国经济法制报

新闻正文

更多

全民记者时代媒体记者如何应对

作者:    发布于:2014-03-26 15:14:05    文字:【】【】【】

摘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每个人都有了做记者的可能。媒体记者掌控新闻传播的局面将逐渐成为历史。在人人皆可成为记者的时代里,媒体的记者该如何应对?

  媒体记者面临的挑战

  在全民记者时代,媒体记者面临如下挑战:

  第一,新闻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如今,除了通过传统媒体进行新闻信息传播外,人们更加注重通过互联网来进行新闻信息传播。即时通信工具、微博等因其使用的便捷性而成为人们传播信息的重要平台。

  据《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到2012年12月底,我国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4.68亿,博客和个人空间用户数量为3.72亿,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

  第二,新闻信息获取渠道多样化。在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互联网络获取新闻信息。这种变化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变得愈加明显。

  如今,人们不仅可以通过传统媒体获取新闻信息,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新闻信息。与此同时,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又多了一个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新闻信息的通道。

  第三,新闻信息传播碎片化。如今虽然新闻信息的传播渠道增多了,但对新闻事件的信息传播变得更加碎片化。传统媒体记者面对更大的信息传播竞争压力。

  因此,在进行新闻信息传播时,他们更多考虑整个新闻事件中的某一个点能否引起受众的关注,至于能否完整呈现整个新闻事件则放在其次。与此同时,新闻事件现场的见证者喜欢通过微博等新媒体传播渠道,传播可能带有极强主观性的新闻信息。这样的传播现状往往带来新闻信息传播的碎片化。

  第四,新闻信息传播去中心化。全民记者时代,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新闻事件传播的中心。这种新闻传播中心呈现出快速形成然后又快速消失的特点。

  于是,传统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中心面临着去中心化的发展趋势。这种去中心化的发展趋势让传统媒体想独霸新闻信息传播中心的位置变得越来越困难。

  

  媒体记者的现实乱象

  在全民记者时代的现实背景之下,媒体记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乱象。

  第一,夸大事实,胡乱勾连社会热点。2011年9月5日,深圳新闻网记者发布《医院要动十几万元的手术 最终八毛钱治愈》一文。该新闻是根据“八毛门”患儿家长提供的信息写成的。该新闻发表后,一直以来人们关注的医患关系问题迅速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2011年10月29日,“八毛门”事件中的患儿家长通过媒体发表公开信,一方面向治好其孩子病的武汉同济医院道谢,另一方面向深圳儿童医院道歉。综观“八毛门”事件,记者在传播这条新闻时具有新闻敏感却“忽略”新闻真实性,看到“新闻价值”却丢掉新闻公正性,关注新闻当事人却舍弃了新闻平衡性。

  第二,选择新闻焦点,夸大新闻局部信息。2011年10月26日,记者王军在微博上透露:“北京地坛小学足球队与来访的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少年迪纳摩足球队踢了一场友谊比赛,结果以0:15惨败。”这条微博经过疯狂转发后,引起媒体关注。媒体在报道该新闻时,将一场友谊比赛上升为国与国之间的问题,并将受众的关注点引向对中国足球体制、足球人才培养等问题的“声讨”。

  第三,追求低俗娱乐,突破新闻伦理底线。2011年11月8日,《南方都市报》A06版刊发新闻《联防队员夜闯夫妻小店 吓住丈夫、殴打强奸妻子》。该新闻因各种媒体的聚焦而在短时间内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众多媒体在报道这个新闻事件时,突出联防队员的嚣张、有关部门快速查清联防队员的“临时工”身份,责问受害人丈夫的懦弱与“不作为”,津津乐道于追问受害者遭遇的细节。媒体记者如此采访报道,忽视了新闻报道应坚守的新闻伦理底线,给受害者造成了伤害,也给受害者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以至于受害者几度出现自杀举动。

  第四,分析“全面到位”,忽略媒体示范效果。2011年9月,安徽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第一时间》栏目播出专题节目《你知锁患有多深》。该节目详细介绍并演示了“锡纸开锁”的全过程,而这恰恰是入室盗窃系列案中犯罪嫌疑人采用的作案手法。这期节目播出之后,众多网友通过百度贴吧、酷6等热门网络论坛和视频网站转载该节目,给整个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从电视新闻报道的专业角度来说,这期节目做得非常专业,对于该新闻事件的报道也全面到位,但在报道信息和角度的选择上忽视了媒体的社会责任,忘记了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示范效果。

  

  媒体记者的角色转换

  媒体记者进行新闻报道时要真实、客观、公正,要牢记自己的职责。在全民记者时代,媒体记者的角色转换应该包括以下三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