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婚姻律师网 > 离婚财产 >
广州假离婚买房风险很高
自4月份个人住房贷款收紧以来,四川、湖南、北京等地关于“有客户通过‘假离婚’、‘假未婚’等方式向银行申请首套房贷”的案例频频传出——因为二套房以家庭为单位计算,只要离婚后一方没房产,再购房就属首套房,可享受首套房8.5折的优惠利率。报道称当地银行已开展各种风控手段,来防范客户骗取低息房贷的道德风险。
对于上海地区来说,类似的骗贷行为是否出现?银行如何遏制该行为的可操作性?
对此,理财一周报记者6月1日向中行、建行、交行、招行、浦发、光大、宁波银行(002142)等多家银行了解情况时发现,沪上房贷虽然收紧,银行方面却并未试用“非常”手段来遏制骗贷行为,个人征信系统的记录和银行调查走访仍是主流的判定方式。银行方面特别指出,要从这两方面“钻空子”并不如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容易。
银行对“离婚”审核严格
招行银行相关人士在采访中告诉记者:“目前上海并未查出涉嫌假离婚骗房贷的案例。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因为房贷新政的细则未出台,客户还没有必要走到这一步,而银行本身的审批流程也比较严格,即使离婚对此也难有什么帮助。”
事实上,银行的预警行动并非陡然增多或加强。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目前银行房贷业务审核虽然比年初严格很多,但仍坚持“正常政策”,各银行并没有使用额外的审查手段来确保客户情况的真实性。
沪上某股份制银行个贷部负责人在采访中告诉记者,房贷审批仍是按照先看征信系统的个人情况、再经过“面签”等传统流程来做,“至于离婚究竟是真是假,一般都是靠银行人员的经验来判定。根据我们的经验,‘假离婚’一般都经不起推敲,这类客户的贷款很容易就被否决了。”
该人士列举了几个细节:“除了离婚证之外,我们一般要看离婚夫妻对于今后生活、财产的细节约定情况,比如共同财产如何处置、孩子的抚养问题、夫妻结婚时间的长短等。尤其是双方名下各有几套房产,假设一个家庭有好几套房产,但离婚后集中于夫妻某一方的名下,而另一方名下没有任何房产,这就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了。”该人士表示,由于离婚的后续安排十分繁琐,并且银行在审批贷款时都需要申请人提供一系列个人资料,还需要进行相关的调查走访,因此,如果作假的话很容易“露馅”。交行有关人士强调:“房贷审批一贯是比较严格的,只要提供的个人相关资料是客观、有效的,那么我们就会通过规定的流程给予发放贷款。”
骗贷只因一、二套房息差高
一位在银行从业多年的人士告诉记者:“新国十条刚出时,很多人都调侃为了买房要‘假离婚’,但随着市场对新政细则的预期逐渐悲观。确实有朋友——尤其是那种想换大房子的人,煞有介事地向我咨询这样做的可行性。”之所以会兴起这种尝试,主要是对于一个普通借款人而言,一套房、二套房和三套房的利率差别太大。
姑且不论50%首付是否付得起,仅以一、二套房息差为例,假设贷款年限是30年,按照目前首套房优惠利率8.5折、二套房1.1倍的标准,利息相差少则几万元多则十几万元,息差几乎占到房价一成左右。
上海地区此类监管尚属严格,不仅是监管部门对银行,也包括银行对房产中介。中介公司纷纷表示,不会为了拉进一两单生意而“得罪”银行。一名房产中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常现在还能买得起第二套房的,都属于改善型的、生活质量较好的人,而这类人一般不会为了优惠利率冒险离婚。即便有,我们也不会建议客户这样做,因为风险很高。”他透露,新国十条刚出时,确实有客户咨询过此类问题,但真正付诸实施的却没有,“业内好像也没有听说”。

分居离婚财产如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