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婚姻律师网 > 媒体报道 >
媒体称中国骨髓库发展速度缓慢,无法满足需求

【事件】前不久,有媒体报道说,北京的五岁男孩帅帅身患白血病,骨髓移植的最后关头,配型成功的父亲放弃捐献。而就在这个月17日,帅帅终因病情过重离开了人世。一时间,“父亲配型成功拒尽骨髓移植”的帖子在互联网上引起热议,把这个五岁男孩的父亲推到了***的风口浪尖。人们一面悼念幼小生命的逝往,一面对这位父亲的做法表示不解。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5岁白血病男孩遭父亲拒捐骨髓离世,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吴永强对此进行评论。
吴永强:新闻中提到的5岁小男孩由于没有能够及时实施骨髓救治,幼小的花朵陨落夭折。新闻中提到的父母双方的伦常性悲剧,网友可能是有不同的看法。这也不是我们本节新闻评述的一个重点,我们放大一下新闻观察的视角。新闻当中所提到的一个重要的题目,就是医疗救治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骨髓库题目,我们称之为中华骨髓库。
中华骨髓库的建设应该是从1992年,当时卫生部在一些着名专家的倡导下提议建立的,这个被称之为生命工程中的希看工程,每年都需要大量的骨髓献体来救治骨髓疾病的患者,但是一个现实的题目就是,库存的数目和我们医疗需求的量相比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就像新闻中提到的,假如说要足够的话,即便直系支属不愿意的话,实在是可以从这种库里可以调配。
推荐导读 >> 不孕不育率攀升 压力和污染为主因
中华骨髓库历经20年的建设,固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和当前的要求相比,依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首要一个不足就是刚才提到的数目的不足。根据中华骨髓库官方的网站显示,将在2015年之前建成一个200万人份数据的资料库,但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总人口13亿的中国,这个数据非常之低,应该说仅仅在万分之几,这个比例是远远不足的。至于在这个万分之几当中,能够配型成功、移植成功的更是少之又少。但是截至2004年8月份,美国的数据显示它的国家骨髓库就已经有550万志愿者,我们知道美国的总人口更是我们的零头,相合率也更是高达80%,均匀每年至少移植2000例,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据。
台湾地区,一个著名宗教界的大师证严法师所倡导的慈济骨髓库,历经十年的发展也成为全球最大的华人骨髓库,非常可观也非常值得关注,如何推进这种骨髓库的建设,一方面是我们国人的捐献意识有待提升,比如说像传统观念中的“身体肤发受之于父母,未敢弃”这样的观点需要改观。另一方面,当前骨髓库的机制建设也需要有改进,比如刚刚提到台湾地区是由民间团体这些气力发展壮大的,但是我们的中华骨髓库是被回之为政府同一编制,还有一定的所谓的行政事业编制,财政上更是依靠政府拨款,当然现在也有些社会气力参与进来,但是整个发展活力、自由度和群众基础、灵活应变机制等方面都需要大的改革。在当前医疗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骨髓库的建设既面临很多的机遇,更多的是挑战。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导读 >> 怎么进步精子质量最有效 权威治疗不孕不育的医院

        
        
            
媒体如何报道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