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婚姻律师网 > 新婚姻法 >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全文
【找法网 婚姻法律】摘要: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解释(二)》,并将于2004年4月1日起施行。这一司法解释也是最高人民法院首次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大量吸纳公众意见之后出台的司法解释。
一、关于人民法院审理解除同居关系及无效婚姻案件中的有关问题。
《解释(二)》第一条规定:“当事人起诉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当事人请求解除的同居关系,属于婚姻法第三条、第三十二条、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并依法予以解除。”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解释(二)》之所以这样规定,主要考虑到“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婚姻法明令禁止的行为,如果当事人提起诉讼要求解除这一同居关系,人民法院当然应当受理,并依法解除同居关系。至于男女双方均无配偶的同居关系,因不是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当事人如果起诉仅仅要求解除同居关系,人民法院应当不予受理。如果当事人就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这是因为,当事人在同居期间形成的财产关系子女抚养关系,是属于法律保护的民事法律关系,人民法院应当依法给予保护。
《解释(二)》根据审判实践 对无效婚姻做出了进一步规范,如第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宣告婚姻无效案件后,经审查确属无效婚姻的,应当依法作出宣告婚姻无效的判决。原告申请撤诉的,不予准许。 第五条规定: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死亡后一年内,生存一方或者利害关系人依据婚姻法第十条的规定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第七条规定: 人民法院就同一婚姻关系分别受理了离婚和申请宣告婚姻无效案件的,对于离婚案件的审理,应当待申请宣告婚姻无效案件作出判决后进行。《解释(二)》关于无效婚姻的一系列规定,对于规范无效婚姻诉讼也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关于彩礼应否返还的问题。
《解释(二)》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δ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δ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规定了返还彩礼的3种情况,作出上述规定,不是鼓励和提倡给付彩礼,而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纠纷,并防止ì盾激化。
三、离婚协议具有约束力?
当事人协议离婚后对解除婚姻关系本身û有异议,但对财产分割问题反悔,并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变更或者撤销关于财产分割的协议,对此《解释(二)》第八条规定:“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者当事人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因履行上述财产分割协议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解释(二)》第九条规定:“ 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审理后,δ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即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此类诉讼的,只要是在离婚后一年内提出的,人民法院都应依法予以受理。但当事人是否有实体上的胜诉权,要看当事人是否能够证明订立协议时有欺诈、胁迫等情形存在。否则,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诉讼请求。此外,如果当事人在履行此类协议过程中因对方Υ反约定而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也应依法受理。
四、关于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知识产权的财产性收益等款项的认定问题。
《解释(二)》第十一条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下列财产属于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一)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二)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三)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 第十二条规定:“婚姻法规定的知识产权的收益,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实际取得或者已经明确可以取得的财产性收益。”

律师就婚姻法新规答疑 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