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婚姻律师网 > 收养继承 >
在沪收养小孩跨越六道程序 收养理念应学学“洋



近日,“爱佑·一汽-大众奥迪上海宝贝之家成立一周年”活动在陆家嘴中心绿地启动,众多爱心人士用最质朴的情感与关爱陪伴病患孤儿度过美好的一天。 摄影 龚星 □晚报记者 陈珍妮 报道 上周二本报报道 《上海今年拟推收养评估标准细则》,并介绍了目前上海的收养情况和供需矛盾后,引发市民热议。不少市民还纷纷向本报来电咨询目前收养孩子的程序和资格,并对正在制定中的细则建言献策。 为此,市婚姻(收养)登记中心向记者详解在沪收养孩子的“上海模式”和做法,并对市民较为集中的问题进行答疑。 一问:上海的收养程序是怎样的? 在沪收养小孩,跨越六道程序 在实施评估制度前,民政部门只对申请家庭进行初步审核,程序相对简单。而试点收养评估制度后,必须经历六道最基本的程序。 市婚姻(收养)登记中心主任徐英介绍,目前收养孩子的“上海模式”,从申请,到初步筛选,到评估,再进行配对,然后试养,最后再进行登记,才能完成整个收养。在初步筛选阶段,首先对收养意愿家庭从年龄、学历、职业、收入、健康状况、申请时间等综合情况进行初步筛查,再根据他们的收养要求,比如儿童性别、年龄和健康状况等,对照现有等待配对的儿童进行初步匹配,一般从1名儿童选配3个候选家庭。 材料初审不过将终止评估 筛选好候选家庭后,通过电话再次确认他们的收养意愿和基本情况,并告知拟配儿童的大致情况。如果愿意接受家庭评估的,收养人需要带好身份证、户口簿和结婚证到中心阿狸领取收养人评估材料清单,并要求再10个工作日内被其所需材料。 中心收齐所有书面证明材料后,会进行初步审查,如果符合收养条件的,进入下一步评估程序。如果不符合收养条件,则终止评估,向当事人说明情况,建议撤销收养申请。 有人怕吃“空心汤团”不愿评估员实地查看 通过初审,收养评估员会展开实地考察,到收养人家中查看住房条件、居住环境,并于收养申请人进行深入交谈,更全面地了解收养家庭的真实想法和情况。同时,收养评估员还要到收养家庭居住地的居委会或工作单位,进一步了解、何时收养申请人的有关情况。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收养评估人员向记者透露,部分家庭对这一环节的评估不愿配合,存在质疑声。最主要的原因一是不想让单位、居委会知道自己要收养孩子,二是不愿意出具真实的资产情况证明,还有就是担心白忙活一场,搞得大家都知道,但结果又不能成功收养。 对于坚决不愿意接受评估的收养人,工作人员只能劝其撤销收养申请。 收养评估员根据实地走访的情况会出具客观、公证的家庭评估报告,报中心负责人审核。符合收养条件的进行正式配对,并约见收养人具体了解拟配儿童的情况。如果不符合收养条件,终止排队,并向当事人说明情况,建议撤销收养申请。 30天试养融合考验“准父母” 如果收养人对拟配儿童情况比较满意,则进入为期一个月的试养阶段。试养融合成功的,即可申请办理正式的收养登记手续;如果融合失败,则立即将儿童退回儿福院,并作出决定是否要继续等待下一次机会或撤销收养申请。 根据目前普遍的收养等待期而言,收养条件较宽的申请家庭也要排队3年才能等到被列入“候选家庭”,而一旦真要养育孩子,部分家庭会出现临阵退缩,或有感觉责任太重不想收养等各种意外情况发生。作为最后一道屏障,试养融合实际上也是双向选择,既给“准父母”一个深入了解儿童、培养亲子关系的机会,避免出现收养孩子被退回造成二次伤害,也是收养登记部门进一步考察收养人是否适宜收养的重要途径。 二问:为何不事先告知被收养儿童的详细情况再进行评估? 评估合格再比较甄选。徐主任解释,事实上,起初中心的做法是先配对后评估,但发现这样的流程往往导致当事人模糊家庭评估的重要性。而且如果评估后该家庭不符合收养条件,当事人往往在心理上接受不了,容易导致激动情绪,犹如吃了“空心汤团”。为此,目前的某些做法是,先对某些家庭进行评估,等到评估合格后再比较甄选,挑选出最合适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家庭优先进行配对试养。 三问:收养后能否 “退回”孩子? 一旦办好收养手续如同亲生子女 徐主任透露,目前碰到一些家庭,收养成功后孩子身体出现状况、不听话管教困难,或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就执意要求“退还”孩子。 徐主任表示,按照法律规定,收养子女一旦办好收养手续,就如同亲身子女一样,不能退回”。同时,中心利用家庭评估缓解,向收养申请人宣传收养法律法规,国内收养的现状,尤其是正式办理收养登记后必须承担的权利和义务。 “我们要求收养申请家庭承诺,今后不论发生何种重大变故,都不会遗弃和虐待被收养儿童,尽可能杜绝收养关系确立后产生影响收养儿童健康成长的不确定因素。 徐主任也再次呼吁,希望收养家庭在收养前一定要慎重考虑,并承诺今后不论发生何种变故都不会遗弃被收养人,抚养其健康成长。 购买服务建立第三方社工队伍 徐主任透露,下一步,市婚姻(收养)登记中心希望能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建立一支专门从事收养家庭评估的社工队伍,开展对收养家庭的收养前培训、调查评估和跟踪回访工作。 “作为第三方,这支队伍运作时可以更为独立、客观、高效。 ” 建议优先照顾失独家庭 试点六年半的收养评估机制,今年将进行细化,包括评估模式、指标体系、监督机制和保障机制等。自从本报爆出 “今年上海拟将制定并出台收养评估细则”的消息后,不少市民,尤其是有收养意愿的家庭也提出一些建议和呼吁。 有市民提出,能否在制定细则时,适度放宽对失独家庭等特殊收养群体的评估标准,例如放宽失独家庭收养人的年龄等,政府应当对于这类人群体现人性化的关爱,凡是符合收养条件的,同等条件下可予以优先照顾。 收养理念学学“洋爸妈” 在上周的报道中,记者了解到,一些申请家庭提出的收养条件五花八门,甚至有家庭指定收养的孩子必须什么星座、属相、还要看八字合不合。对于提出这样严苛要求的家庭,不少市民纷纷表示谴责,并认为“收养理念太落后,应该多学学那些收养非洲残疾儿童的‘洋爸妈’们”。 徐主任表示,上海的收养理念正在悄然转变中,不少收养意愿比较坚决的家庭开始逐渐考虑接受残疾儿童,她呼吁,希望沪上更多有经济条件的家庭,能够成为残疾儿童的“守护神”。

《收养登记证》办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