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名片

当前位置: 广州婚姻律师网 > 收养继承 >

《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西南政法大学》 2009年

获取最新

论我国收养法律制度的完善

张晶莹  

【摘要】: 收养制度历史悠久,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受当时立法环境与立法技术的影响,我国现行收养法律制度尚存在许多不尽完善之处,使得法的价值的发挥受到桎梏。本文拟就我国收养立法存在的缺憾进行探讨,提出相关完善建议,以期引玉之效。 除引言和结语外,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收养制度概述。该部分主要是对收养的概念和法律特征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我国收养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最后对现代收养立法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此部分从宏观上对收养制度予以介绍,让读者对收养法律制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同时为下文做铺垫。 第二部分我国收养制度的审视与解读。简单介绍我国现行《收养法》的规定,针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有关收养的问题对现行法规定的缺憾进行分析。具体包括:我国现行《收养法》未把成年人纳入被收养人的范围,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收养成年人的问题,从而无法满足老年人希望通过收养成年子女以娱慰晚年的愿望;对收养人的范围的规定过于严格,应在发生地震、洪水等特大自然灾害的条件下以及收养人的第一个子女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特殊情况下适当放宽收养人的范围;收养登记缺乏实质审查环节,使得收养程序流于形式,不能很好地维护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合法权益,甚至给违法犯罪分子可乘之机;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之间缺乏情感积淀环节;我国采用完全收养的单一立法模式,不适应现代收养需求: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虐待、剥夺被收养人受教育权的情况,缺乏收养成立后的监督机制;作为收养当事人,年满10周岁的未成年被收养人应享有解除收养关系请求权;违反收养保密规定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以更好地维护收养当事人合法权益等方面的问题。 第三部分我国收养制度的完善。针对本文第二部分提出的我国现行《收养法》之缺憾,提出完善的建议。具体包括放宽收养成年人的条件;在特殊情况下,取消“收养人无子女”的限制条件;收养登记应实行实质性审查;细化对收养登记员任职条件的规定,提高收养登记员的业务素质;增设“试养期”制度;增设“转送养”制度;创建收养监督机制;增加不完全收养制度;赋予年满10周岁未成年被收养人解除收养关系的请求权;增加违反收养的保密规定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 最后,总结全文,试拟立法建议稿,供立法机关参考。笔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立法之精华,针对我国收养法律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立法建议,以期我国收养法律制度的尽早完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923.9
【目录】:

  • 内容摘要6-8
  • Abstract8-12
  • 引言12-13
  • 一、收养制度概述13-18
  • (一) 收养制度的理论考量13-14
  • 1.收养的概念13
  • 2.收养的特征13-14
  • (二) 我国收养制度的历史考量14-17
  • 1.我国古代的收养制度15
  • 2.我国近代的收养制度15-16
  • 3.新中国的收养制度16-17
  • (三) 现代收养立法的发展趋势17-18
  • 1.保护儿童利益原则的深入贯彻17
  • 2."试养期"制度的普遍化17-18
  • 3.国家监督主义倾向的不断强化18
  • 二、我国收养制度的审视与解读18-29
  • (一) 现行法之规定18-22
  • 1.我国现行《收养法》关于收养当事人范围的规定18-20
  • 2.我国现行《收养法》关于收养的法定程序的规定20-21
  • 3.我国现行《收养法》关于收养效力的规定21
  • 4.我国现行《收养法》关于解除收养关系的规定21-22
  • (二) 现行法规定缺憾之分析22-29
  • 1.我国现行《收养法》在收养当事人范围方面存在的缺憾22-25
  • 2.我国现行《收养法》在收养的法定程序方面存在的缺憾25-27
  • 3.我国现行《收养法》在收养模式方面存在的缺憾27
  • 4.我国现行《收养法》在解除收养关系方面存在的缺憾27-29
  • 三、我国收养制度的完善29-37
  • (一) 关于完善我国收养立法对收养当事人范围规定的建议29-30
  • 1.放宽收养成年人的条件29
  • 2.在特殊情况下,取消"收养人无子女"的限制条件29-30
  • (二) 关于完善我国收养立法对收养的法定程序规定的建议30-33
  • 1.收养登记应实行实质性审查30
  • 2.细化对收养登记员任职条件的规定,提高收养登记员的业务素质30-31
  • 3.增设"试养期"制度31-32
  • 4.增设"转送养"制度32-33
  • 5.创建收养监督机制33
  • (三) 关于完善我国收养立法对收养模式规定的建议33-35
  • (四) 关于完善我国收养立法对于解除收养关系规定的建议35-37
  • 1.赋予年满10周岁的未成年被收养人解除收养关系的请求权35
  • 2.增加违反收养的保密规定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35-37
  • 结语37-39
  • 致谢39-40
  • 参考文献40-41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国平;;收养立法完善的思考[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陈翠银;对我国收养法若干问题的思考[J];法律适用;1995年09期

    3 李俊;;略论民法典中收养制度的设计[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孙文灿;;收养人能否再次送养[J];社会福利;2007年09期

    5 孙文灿;;浅谈《收养法》中的不违背计划生育原则[J];社会福利;2008年03期

    6 方金华;柳建闽;;论继父母收养继子女立法缺陷的完善[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7 姜虹;;收养制度中孤弃儿童权益的公权力保护[J];前沿;2007年02期

    8 王丽萍;完善我国收养法若干问题的探讨[J];山东法学;1997年06期

    9 许民慧;中法收养立法比较透析[J];肇庆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10 王雪梅;儿童权利保护的“最大利益原则”研究(上)[J];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洁;完善我国收养立法的思考[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蒙晓阳;;物的概念价值——由物的历史演进归结[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高海;;土地承包经营权之收益权融资担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 孙宪超;;大陆法系民法对罗马法错误制度的继受及中国民法中的重大误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4 王松;;《物权法》遗失物拾得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5 章正璋;关于优先购买权的几个法律问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黄忠新;;《物权法》视野下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理性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7 李琼英;;从我国离婚制度的发展看女性地位的变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汪晓宇;浅议我国婚姻立法的完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潘艳红;;国际贸易中电子合同法律问题探讨[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李朴;;婚约解除后彩礼纠纷的处理[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林;柳娜;杨芳;;执行阶段追加原配偶为被执行人之合法性评析——以民行检察监督为视角[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王荣平;;对德国民法法人制度的借鉴与反思[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康娜;;我国离婚法律制度的实证研究与理论反思[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